服務熱線
來源: 發(fā)表時間:2015-05-07 15:33:20 點擊次數(shù):【】
兩段破碎流程有兩段開路和兩段一閉路兩種形式,如圖3-7-2所示。
采用兩段破碎流程的多是小型選礦廠,因為從采礦來的原礦粒度較小之故,也有的由于有工藝的特殊要求而采用兩段破碎流程。
兩段開路破碎流程所得的破碎產物粒度粗,只在簡易小型選礦廠或工業(yè)性試驗廠采用,第一段可不設預先篩分。在這種情況下,當原礦中含泥和水較高時,為使生產能正常進行,小型選廠也可采用。
為了使破碎產品粒度更小,有的小型選廠采用兩段一閉路破碎流程。其中用得最好的是金嶺鐵礦,得到了12-0mm最終破碎產品粒度,達到了三段閉路破碎工藝水平,進而磨礦機磨礦效率得以提高。但是破醇機的磨損較快,而且維修量大。生產中兩段破碎流程大部分采用顎式破碎機和圓錐破碎機配套使用。例如蠶莊金礦采用了較為先進的設備,第一段粗碎采用了250×750強力細碎顆式破碎機,第二段采用了φ600旋盤式圓錐破碎機,破碎最終產品粒度為12-0mm。
小型選礦廠處理井下開采粒度不大的原礦,并且第二段采用破碎比較大的反擊式破碎機時,可采用兩段一閉路破碎流程。
三段碎礦流程的基本形式有:三段開路和三段一閉路兩種,如圖3-7-3所示。
三段一閉路碎礦流程,作為磨礦的推備作業(yè),獲得了較廣泛的應用。一殷來說,不論是井下開采還是露天開采酌礦石,只要含泥較少,不堵破碎機和篩孔,都能有效地適應,采用三段閉路碎礦流程。大量工業(yè)實踐證明,破碎產品粒度可以控制在12-0mm,能結磨礦作業(yè)提供較為理想的給料。因此,規(guī)模不同的選礦廠都可以采用。
三段開路碎礦流程與三段一閉路流程相比,所得破碎產物粒度較租,但它可以簡化破碎車間的設備配置,節(jié)省基建投資。因此,當磨礦的給礦粒度要求不嚴和磨礦段的租磨采用棒磨時,以及處理含水分較高的泥質礦石和受地形限制等情況下,可以采用這種流程。在處理含泥含水較高的礦石時,它不至于像三段一閉路流程那樣,容易使篩網(wǎng)和破碎腔堵塞。采用三段開路加棒磨的碎礦流程,不需復雜的閉路篩分和返回產物的運掐作業(yè);且棒密受給礦粒度變化影響較小,徘礦粒度均勻,可以保證下段磨礦作業(yè)的操作穩(wěn)定:同時,生產過程產生的灰塵較少,因而可以改善勞動衛(wèi)生條件。當要求磨礦產物粒度租(重選廠)或處理脆性(鎢、錫礦)、大密度(鉛礦)礦物時,可采用這一流程。只有處理極堅硬的礦石和特大規(guī)模的選礦廠,為了減少各段的破碎比或增加總破碎比,才考慮采用四段破碎流程。
隨著選礦技術的發(fā)展.出現(xiàn)了能量前移的趨勢,因為碎礦效率高及磨礦效率低,故多碎少磨成了碎磨領域的技術趨勢,即應加強碎礦,降低碎礦最終粒度。
當原礦含泥(-3mm)量超過5%-10%和含水量大于5%-8%時,細粒級就會粘結成團,惡化碎礦過程的生產條件,如造成破碎機的破碎腔和篩分機的篩孔堵塞,發(fā)生設備事故,儲運設備出現(xiàn)堵和漏的現(xiàn)象,嚴重時使生產無法進行。此時,應在碎礦流程中增加洗礦設施。增加洗礦設施,不但能充分發(fā)揮設備潛力,使生產正常進行。改善勞動強度,而且能提高有用金屬的回收宰,擴大資源的利用。
洗礦作業(yè)一般設在粗碎前后,視原礦較度、含水量及洗礦設備的結構等因素而定。常用的洗礦設備有洗礦篩(格篩、振動篩、圓筒篩)、槽式洗礦機、圓筒洗礦機等。洗礦后的凈礦,有的需要進行破碎,有的可以作為合格粒級。沉出的泥,若品位接近民礦品位,則可廢棄;若品位接近原礦品位,則需進行選別。
由于原礦性質的不同,洗礦的方式和細泥的處理等不同,因而流程多樣,現(xiàn)列舉例。原礦為矽卡巖型銅礦床,含泥6%-11%,含水8%左右,其洗礦流程如圖3-7-4所示,破碎流程為三段一閉路:為使破碎機能安全、正常地生產,第一次洗礦在格篩上進行,篩上產物進行粗碎,篩下產物進入振動篩再洗。第二次洗礦后的篩上產物進入中碎,篩下產物進螺旋分級機分級、脫泥,分級返砂與最終破碎產物合并,分級溢流經(jīng)濃密機緩沖,脫水后,進行單獨的細泥磨礦、浮選。